用法 |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名攻,攻错,琢磨。别的山上的石头,可用来打磨玉器。语本《诗经·小雅·鹤鸣》:“爰有树檀,其下维榖。它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”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以作为本国的辅佐,现指向别人学习,以人之长补己之短。例中国有句老话叫做‘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”。我想,《国际安徒生奖获奖作家书系》里的23位外国杰出作家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,对我国儿童文学来说,正是异常珍贵的“他山石”。(樊发稼《异常珍贵的“他山之石”》,《光明日报》2000年6月8日)大城市的孩子常回家看看,对求知、健体、劳动、审美、创新以及做人等素质教育的实施有益无害。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何况是回故乡呢!(林德仁、李爱芬《常回家看看》,《南方周末》2000年8月10日)世界各种系统的文化交流,互相影响,是各民族文化昌盛的一个重要条件,古人早就说过“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”。(张芷《杨树达和汉语语源学》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