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法 |
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名阋(xì),争吵,争斗。墙,家宅的范围。虽然兄弟之间在家里有争吵,但遇到外人的欺侮,仍旧共同对敌。语出《诗经·小雅·常棣》:“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侮。每有良朋,烝也无戎。”用以说明内部虽有纠纷,当外敌侵犯时,仍能团结对抗。例在亡国灭种的紧急关头,理应翻然改悔,以“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”的精神,磋商抗日救亡的具体办法。(中国工农红军《要求南京政府停止议和一致抗日的通电》1936年5月5日)也作:[兄弟阋于墙]例有些貌似革命的作品,也并非要将本阶级或资产阶级推翻,倒在憎恨或失望于他们的不能改良,不能较长久的保持地位,所以从无产阶级的见地看来,不过是“兄弟阋于墙”。(鲁迅《上海文艺之一瞥》)一个原来是亲爱和睦好端端的家庭,如果不幸而分属两派,则夫妇离婚者有之,父子反目者有之,至少也是“兄弟阋于墙”,天天在家里吵架。(季羡林《牛棚杂忆·自序》) |